基于“NUTERM”汉英双语数据的中国的体育学术语体系研究
秦曦,魏向清
E-mail:susan_qin@126.com。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摘要
术语是学术话语构建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学及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倍受关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在已有文献中,有关体育学术语及其英译的研究已有涉及,但由于缺乏大规模数据支撑,以往研究中多为个案分析,对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及其英译现状尚未进行全面分析。以“NUTERM”的体育学术语子库的汉英双语术语数据为第一手资料,对中国的体育学术语体系及其英译现状展开系统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学理探讨,提出完善中国的体育学术语体系及其英译的策略。旨在促进“NUTERM”的体育学术语体系进一步完善及体育学英译术语的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就现有文献来看,已经有学者针对不同体育项目的术语溯源、翻译、分类等展开了探讨,例如体操[4-8],武术[9-13],田径[14-15] 等。近年来,还有学者针对体育科学论文的中、英文摘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6]。但是,现有的体育学术语的相关研究尚未上升到系统性的研究层面,缺乏从体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视角的整体性考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体育学术语体系研究资源的缺失和通过大型术语库进行研究的方法缺失的制约。
术语库通常被称为“术语知识库”,是“以知识为导向、以专业化知识表述为特征的知识系统” [17]。术语知识库能通过概念间的层级关系直接显示概念相关信息,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多样,可通过从概念到术语的方式进行检索[18]。术语知识库的这些特性契合了人文社会科学术语相对开放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的弹性处理[19]。对于构建体育学术语体系而言,术语库的构建能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体现体育学术语使用现状,展现体育科学的概念间的层级关系及体育学知识体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NUTERM”的体育学术语子库目前共收录汉语体育学核心术语4 773条,英译术语共6 754条。这些体育学核心术语是在前期对收集的专业术语工具书、学术期刊的关键词及互联网专业术语数据的整理的基础上,结合3轮体育学、术语学和翻译学方面的专家访谈而确定的,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中国的体育科学概念体系的基本面。“NUTERM”中的体育学术语的信息项主要包括术语编号、所属学科、术语词性、汉语术语分词、术语长度、关联术语、术语搭配信息、编纂人、编纂日期及汉、英术语使用语境示例。本研究从体育学术语体系构建的视角,对上述信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 1 “NUTERM ”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的分类特征
中国的体育学术语因其学科属性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由于“体育学术语体系既要包括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概念,又要包括符合现代体育实践的运动技术概念”[20]6。因此,体育学术语体系的应用性要求较高。相当一部分体育学术语,尤其是运动技术的专业术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自然科学特点,所指比较客观、精确,更容易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由于体育学是研究“人”的科学,一些汉语概念的阐释存在不尽相同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界定。此外,汉语体育学术语中有相当高比例的同义概念,这些同义概念的成因较为复杂,对这些同义概念分析时和进行术语甄选时,则都需要逻辑思辨。
由外国语译介而来的西方体育学术语的概念层级关系清晰、表述准确,基本可以通过国际上体育界已审定的英语概念汉译构建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因此,西方体育学术语的汉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可知,一些高频使用的汉语体育学术语名词带有隐喻的特点,例如“前锋” “边锋”“中锋”“强攻打法”“消极防御”等,是以军事战术为譬;而 “鱼跃扑球”“燕式旋转”“山羊挺身”等是以动物的某些动作特征为喻。对照国内已有的汉语体育学术语,一部分西方体育学术语在表述形式上更趋于汉语表述习惯,就如国际象棋项目的不少术语是借自中国象棋项目,例如“象”(bishop)“马”(knight)等。
“NUTERM”中的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主要体现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华文化,并且大多简约、凝练,通常为单义词,且讲求以形象寓意,例如“白鹤亮翅”。该术语库现阶段主要收录了一部分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性术语,例如拳种名称一“太极拳”“咏春拳”“形意拳”;器械名称一“戟” “双刀”“剑““双节棍”;基本动作术语一“虚步”“弓步”“压桥“ (见表1)。该术语库中还有许多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体现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及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武术典籍中对“太极拳”和“形意拳”的原理阐释就是佐证,例如:“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21]; “形意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22]。
1. 3 “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经济性特征
2.1“NUTERM ”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词长分析
表5中的6个英译体育学术语均来自西方体育学术语。在汉语语境中,倾向于将体育学术语所指的运动技术概念内涵完整译出,例如“单脚起跳屈体空翻内转”的英译就是按顺序呈现了体操技术动作;而“长抽短吊技术”英译为“rocking tactics”,是通过带有口诀性质的“长抽短吊”一词阐释了乒乓球技术要领。部分汉语体育学术语在英译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英译简化现有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表述形式,比如表5中的“比赛结束前最后一投”就可以简化为篮球比赛中使用频率更高的“压哨球”。
2. 3 “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术语系统的经济率分析
3. 1在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构建基础方面
通过分析数据可知,“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以西方体育学术语汉译为主,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经济效应处于正常水平。然而,笔者在进一步分析数据后发现,“NUTERM”中现有的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存在几方面不足。首先,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的结构失衡,表现为体育基础理论术语的总量偏少,且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占比偏低。体育基础理论术语是体育学术语体系科学性的体现,这一部分术语的缺失意味着已有的体育基础理论术语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与筛选。另一方面,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占比低,直接体现出了 "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存在的不足,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其次,汉语体育学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没有得到充分地解决。在“NUTERM”的建设过程中,已邀请相关专家针对体育学术语进行了审议,为体育学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而未入库的体育学术语仍需有关部门制定解决措施,推进体育学术语规范化使用的进程。笔者还发现, 体育学术语使用存在着学术研究与教学训练2种语境。鉴于 “NUTERM”的建库目的和标准,笔者以学术研究语境的体育学术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教学训练语境下的体育学术语规范化也值得探讨。再次,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能产性不足。笔者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知,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单词构词频率稍逊英译体育学术语系统的单词构词频率。这除了与汉语和英语存在本质性差异有关以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在概念间的层级关系、概念使用的准确性及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3.2在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方面
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英译是当前中国的国际体育学术话语权提升的必要步骤,对于中国学者参与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的体育学论文摘要进行分析发现,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时产生了同一个汉语体育学概念译为不同的英语单词的情况不在少数。另一方面,体育学术语英译受英译方法差异、地域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24],目前,“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英译术语仍存在诸多混乱情况,主要表现为误译、一词多译和多词同译[25]。
4. 1规范"NUTERM ”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用词,进一步加强体育学术语体系的科学性
“NUTERM”收录的汉语体育学术语只是汉语体育学术语规范化用词的一部分,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的完善还应开展更多的研究。首先,在加强“NUTERM”中的体育学术语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方面,应注意中国的体育学概念间的层级关系和体育学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从学科群角度而言,中国的体育学术语可大致分为一般性概念及不同学科的概念,2类概念之间存在着交叉与互融,在收录和整理时,须区分一般性概念和特殊性概念的差别,以体现出体育学知识体系中概念间的层级关系。其次,对于 “NUTERM”中不符合汉语表述习惯的多词体育学术语,应在概念表述准确的前提下,适当缩短汉语体育学术语词长,以增强汉语体育学术语的简明性。同时,也要借鉴西方体育学术语的构词特征,增加汉语语素的术语构词频率,进而提高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经济率。再次,对“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进行全面性审定。在对新的体育学术语的英译与定词时,要及时审议。目前,该项工作通常由某一运动项目协会或体育组织进行,今后这项工作应从更高级别层面进行统一审定。
4. 2补充"NUTERM”中的体育基础理论术语,进一步完善体育学术语体系
体育基础理论术语的逐步完善是体育学理论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体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学各二级学科不断分化与综合而形成的。由于运动技术的应用性与当代体育需求的复杂性,体育学基础理论源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30],体育学研究常“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20]29。随着体育学各二级学科的发展,体育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包括与体育本质、功能、价值等有关的体育原理;与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损伤等有关的体育基础理论;与体育教育、体育课程等有关的学校体育理论;以及与运动技术习得、运动竞赛等有关的运动训练竞赛理论;等等。在体育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的概念及其英译名词依然存在诸多争议。须将“NUTERM”中已达成共识的体育基础理论术语进一步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促进 “NUTERM”的体育学术语体系的完善。
4. 3优化"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术语体系,为促进国际体育学术交流奠基
优化“NUTERM”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英译术语体系包括 2个方面:一是收集和整理用词不规范的外来术语的汉译名词,在厘清概念内涵与概念间层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或重译,避免将汉语体育学术语回译成英语术语时出现误译等情况;二是遴选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对已有的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英译名词进行复审,对未英译的中国的民族传统体 育学术语匹配准确的英译词。就“NUTERM”中的体育学术语英译策略而言,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英译应灵活釆用翻译策略,以概念内涵和文化意义表达为主,避免造成文化误读。对有命名依据或文化色彩浓烈的体育学术语,要对概念进行溯源,综合汉语与英语及中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特点,选取恰当的英译名。此外, 对已有多个英译名的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应进行适用性分析,剔除不符合英语表述习惯或概念表征不清的英译术语,促进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英译术语的规范化。
4.4在"NUTERM”中创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系统,加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核心术语的翻译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中具有了更多的体育话语表达机会[33]。与此同时,日益频繁的国际体育学术交流与日新月异的学术传播途径使体育学理论体系与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构建中国的体育学理论体系强调体育学学科基础的牢固,需梳理体育知识体系和重构体育知识体系结构[34]。术语是知识的凝结,体育学术语是体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体育学术语体系的科学构建直接关乎体育学术话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应引起体育学术界 更多的关注与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基于"NUTERM”的汉英双语术语数据,对其中的体育学术语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该术语库中的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及英译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针对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构建现状及汉语体育学术语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 "NUTERM”中的体育学术语体系的完善策略。
1)从经济率的角度而言,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已基本符合中国的体育学学术研究的需求,但汉语体育学术语体系在体育基础理论术语层面的构建较为薄弱,应进一步补充体育基础理论术语。
2)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系统尚不完善,汉语体育学术语系统的经济性和能产性有待提高。“NUTERM”中应创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术语系统,加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核心术语的英译。
3) 英译体育学术语系统存在诸多混乱,应优化汉语体育学术语的英译术语体系,为促进体育学英译术语的规范化使用奠基。
4) 应进一步规范汉语体育学术语用词,从概念表述的准确性、 概念间的层级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体育学术体系的科学性。
体育学术语体系是体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仅对“NUTORM”收录的体育学汉英双语术语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该术语库的体育学术语体系。
注释:
① 据韩丹于2005年发表在《体育与科学》第5期的《“体育”就是“身 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一文获知,在康有为编纂的《日本书目志》一书的“教育门”中列有《体育学》书目,是汉语中第一次出现了“体育”一词。在1897年由上海南洋公学编写的《蒙学读本》第3编中,有以下陈述:“泰西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体育者,卫生之事也……属体育者十五。”
② NUTERM(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汉、英动态术语数据库)由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建设,是面向翻译及辞书编纂的人文社会科学汉、英动态术语库。目前,该库中22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术语子库已基本建设完成。术语库检索平台支持术语检索、双语语料检索、专名检索、汉语术语音序检索4个检索路径,支持术语和术语词组等的信息检索。
制 作|尹鹏威
责任编辑|王晓虹,朱姣